西格馬的“光柵亮點”繪畫也源于照片,照片被分解為類似電視屏幕掃描線的一根根線條,這樣一來破壞了十四運禮品任何的幻覺,模糊了主體與客體、圖像與現實的界限。
作為Z傳統的藝術媒質,繪畫總在激勵著藝術家以五花八門的方式去探索其中的藝術技法。杰西卡·斯多克侯德的畫作《海底運動引起壁爐升高》(1992)用大量的“粉色膠、建筑材料顏料、燈泡和設備、毯子和細繩”充滿了好幾個房間;伊麗莎白·佩頓的《哈里王子和威廉王子》(1999)是一幅兩位英國王子的浪漫化肖像,使用的是濃重的油彩;村上隆在《平靜的噩夢》(2001)中畫的是一隊瘋狂的卡通人物,其造型像是日本連載漫畫、電視劇和動畫電影的混合體,畫面上的丙烯酸顏料形成了一種琺瑯似的風格,藝術家本人稱其為“超級平”;在《口號》(1998)中,尼奧·勞施描繪了一片以犧牲森林為代價的社會主義建設工地,周邊是被砍伐的樹木,十四運禮品采用老式插畫風格營造了種不安而懷舊的氣氛。
藝術家所用的顏料包括Z傳統的基礎顏料、日常家用顏料或Z光亮的工業用化學拋光劑?,F居日本的韓國藝術家李禹煥就以礦物顏料來調制自己所用的油彩,他覺得這樣可以提供一種“厚重而有暗示意味的黑”。
這與他提到的“光彩炫目的商業化油彩…十四運禮品在精神上過度自負的黑墨水……傳統繪畫用的膠水和礦物顏料”截然不同;而英格蘭畫家伊安·達文波特則總是把家用顏料、工業大量生產的光澤劑、乳狀液潑在自己的畫作上,堅稱原料的流動性和能達到的品質使我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