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們創作不穩定、易揮發的藝術品時所用的技術越來越有創造性。西安禮品借助了很多技術的整體保護體系也建立起來了,有時候這也助長了藝術家在“天生弱點”方面的審美。例如,雅奈·安托尼別出心裁地創作了《咬》(1992),在600磅重的立方巧克力和500磅重的立方豬油上留下自己的牙印。紐約現代藝術館的保管人把巧克力儲存在特制的線編的板條箱里。豬油則是每次展覽時重煉,使用鋁模子在豬油上復制藝術家的齒痕之后將豬油埋入干冰中,開展前才拿出來,在展覽中慢慢自我磨損。
如果干預藝術品的現實性意味著阻礙其自身的老化解體過程那我不想這么做。有一個可以接受的保存目標:保護藝術品不應該像防止自殺那樣。
某些收藏者會規避那些較難保存的藝術品,也有的收藏者喜歡面對挑戰。無論他們收藏觀如何、有什么藏品,藏品的保存都是Z重要的一環,從購入藝術品時就要注意保存了。它包括藝術品狀態的方方面面,從如何包裝到如何安放和儲存。無論是收藏常規媒質還是特殊媒質的藝術收藏者,西安禮品都有些關于物質與概念的基本問題要回答。關于藝術品的各種信息需要綜合起來,寫進每件藝術品時常更新的檔案中。